-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读《中国触动》有感 &...票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读《中国触动》有感
珠晖区 罗振槐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读《中国触动》有感
珠晖区 罗振槐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读《中国触动》有感
珠晖区 罗振槐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
-
阅读,真好——读《时光的色泽》有感珠晖区教文体局 &nbs...票
阅读,真好
——读《时光的色泽》有感
珠晖区教文体局 蒋孝莲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
阅读,真好
——读《时光的色泽》有感
珠晖区教文体局 蒋孝莲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阅读,真好
——读《时光的色泽》有感
珠晖区教文体局 蒋孝莲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阅读,真好——读《时光的色泽》有感
珠晖区教文体局 蒋孝莲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阅读,真好——读《时光的色泽》有感
珠晖区教文体局 蒋孝莲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 -
很有幸,我们遇上了一位开明的老校长。教师节前夕,老校长神神秘秘地宣布...票
很有幸,我们遇上了一位开明的老校长。
教师节前夕,老校长神神秘秘地宣布: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是给每人送一束鲜花,还是每人晋一级工资?结果还真猜对了一半:原来校长真给老师们发福利了!暑假期间,老校长走遍了衡阳的所有书市,为每位老师精心挑选了一本书籍,而且各不相同,可以交换着看,有《爱的教育》《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因为当时正值《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热播,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 《恰同学少年》。
每颗心都需要激励,就好像一粒播撒在泥土里的种子,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才能发芽,才能茁壮地成长。
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生产产品。做为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恰同学少年》就向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教书育人形象,如: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教师,他们既教书又育人,前贤们告诉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三点道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师之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学之法);志存高远、修学储能(育人之道)。
曾不止一次地跟同事们讨论过:像毛泽东这样的学生,即使到现在社会,也不一定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他的缺点太明显:桀骜不逊,锋芒自露,自信中透露着一种自负;傲视权威,“目无尊长”,竟敢顶撞老师;且偏科情况特别严重。
幸好,毛学生遇上的是孔校长、杨老师!这是毛学生之大幸也,是中国之大幸也!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孔昭绶校长及杨昌济老师敢于打破当时旧的教育观,探求新教育,对教育作出了新的诠释。正是有了他们对教育新的思考,新的探求,才造就了一代伟人!
杨昌济,一位锋芒不外露的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坦荡荡!其内心的睿智和对人才识别的锐利眼光,让人感觉,其不但是在用心教书,而且是在用心育人!这就是一个老师的内在底蕴!他坚信毛泽东那双明亮、有神而又坚定的眼睛必定心存高远!那么,这位先生的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深邃?还是…… 如果没有他的眼光,毛泽东在一师的发展又将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久久不得其解!……“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就是为人师的杨昌济。
面对毛泽东偏科,数学成绩考不及格,再努力也是60几分,引起其他老师对毛泽东学习态度的争论时,孔校长作了深入的思考,初次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因材施教,并对毛泽东这位特殊人才提供了“特殊待遇”——拥有学校图书室的钥匙,这对于今后培养他个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孔校长也一味的要他把数学学好,扼杀了他文学的爱好,可能就没有这一伟人的诞生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感觉他们真的很苦,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学生来说,从早上踏进校门到放学踏出校门,他们除了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围着语、数、外团团转。
像毛泽东、蔡和森等这样的英才,我们现在的封闭式学校能培养出来吗?我们现在的学校也够可怜的了,为了安全被禁闭,学校的大门上挂着一把永远无法开启的“铁将军”。学生够可怜的了,天天被埋书山,被淹学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自我,放弃了亲情,变成了一个只会读题,然后拿笔书写的机器。对于这些存在情况,如何改变,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面对升学率的指挥棒,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等问题,我们想到了,有时却做不到,这里也有教师太多的无奈。
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用心”!怎样来“用心”对待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希望老师关注的不单是他们的学习,更希望能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记得去年刚开学不久,我替生病的老师去某班代课。随着上课铃声,我自信地踏步迈进教室。在还算整齐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中,我分明听到一个女生刺耳的声音“老师吃草!”天哪,真是胆大妄为,竟如此不把我这个为人师者放在眼里!而更让人窘迫的是:全班同学都以一种怪怪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问:“看你怎么收场?”愤怒使我握紧了拳头,我真想揪出那个女生,好好羞辱她一番。但理智使我松开了拳头,我想:这也许是一位平日里经常遭训斥的学生,对任何老师都会有习惯性的仇恨吧?于是,我笑着说道:“谢谢这位同学把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相提并论!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鲁迅先生的话说得真不错,我也一直在往这个境界努力。为了让你们以后能喝到更新鲜的知识之‘奶’,老师我一定要先吃更多的知识之‘草’!”听了我的这番别解妙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事后,我向原班主任老师打听:这个特殊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特别叛逆,在家里、学校,她平时听到的多是训斥。因此,对周围的一切,她总有对立情绪。从那以后,我对那位学生特别关注:有空就与她谈谈心,不久就和学生成了老朋友一样,碰到问题,开心事她都愿意跑来和我交流,打打小报告,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我能很轻松。是呀,我们做老师的,虽然不能桃李满天下,但也绝不能埋没人才、误人子弟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努力“上下而求索”。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能够说,我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教育事业!
感谢教师节!感谢给我们人文关怀、送我们最美礼物的老校长!
很有幸,我们遇上了一位开明的老校长。
教师节前夕,老校长神神秘秘地宣布: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是给每人送一束鲜花,还是每人晋一级工资?结果还真猜对了一半:原来校长真给老师们发福利了!暑假期间,老校长走遍了衡阳的所有书市,为每位老师精心挑选了一本书籍,而且各不相同,可以交换着看,有《爱的教育》《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因为当时正值《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热播,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 《恰同学少年》。
每颗心都需要激励,就好像一粒播撒在泥土里的种子,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才能发芽,才能茁壮地成长。
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生产产品。做为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恰同学少年》就向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教书育人形象,如: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教师,他们既教书又育人,前贤们告诉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三点道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师之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学之法);志存高远、修学储能(育人之道)。
曾不止一次地跟同事们讨论过:像毛泽东这样的学生,即使到现在社会,也不一定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他的缺点太明显:桀骜不逊,锋芒自露,自信中透露着一种自负;傲视权威,“目无尊长”,竟敢顶撞老师;且偏科情况特别严重。
幸好,毛学生遇上的是孔校长、杨老师!这是毛学生之大幸也,是中国之大幸也!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孔昭绶校长及杨昌济老师敢于打破当时旧的教育观,探求新教育,对教育作出了新的诠释。正是有了他们对教育新的思考,新的探求,才造就了一代伟人!
杨昌济,一位锋芒不外露的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坦荡荡!其内心的睿智和对人才识别的锐利眼光,让人感觉,其不但是在用心教书,而且是在用心育人!这就是一个老师的内在底蕴!他坚信毛泽东那双明亮、有神而又坚定的眼睛必定心存高远!那么,这位先生的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深邃?还是…… 如果没有他的眼光,毛泽东在一师的发展又将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久久不得其解!……“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就是为人师的杨昌济。
面对毛泽东偏科,数学成绩考不及格,再努力也是60几分,引起其他老师对毛泽东学习态度的争论时,孔校长作了深入的思考,初次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因材施教,并对毛泽东这位特殊人才提供了“特殊待遇”——拥有学校图书室的钥匙,这对于今后培养他个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孔校长也一味的要他把数学学好,扼杀了他文学的爱好,可能就没有这一伟人的诞生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感觉他们真的很苦,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学生来说,从早上踏进校门到放学踏出校门,他们除了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围着语、数、外团团转。
像毛泽东、蔡和森等这样的英才,我们现在的封闭式学校能培养出来吗?我们现在的学校也够可怜的了,为了安全被禁闭,学校的大门上挂着一把永远无法开启的“铁将军”。学生够可怜的了,天天被埋书山,被淹学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自我,放弃了亲情,变成了一个只会读题,然后拿笔书写的机器。对于这些存在情况,如何改变,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面对升学率的指挥棒,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等问题,我们想到了,有时却做不到,这里也有教师太多的无奈。
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用心”!怎样来“用心”对待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希望老师关注的不单是他们的学习,更希望能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记得去年刚开学不久,我替生病的老师去某班代课。随着上课铃声,我自信地踏步迈进教室。在还算整齐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中,我分明听到一个女生刺耳的声音“老师吃草!”天哪,真是胆大妄为,竟如此不把我这个为人师者放在眼里!而更让人窘迫的是:全班同学都以一种怪怪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问:“看你怎么收场?”愤怒使我握紧了拳头,我真想揪出那个女生,好好羞辱她一番。但理智使我松开了拳头,我想:这也许是一位平日里经常遭训斥的学生,对任何老师都会有习惯性的仇恨吧?于是,我笑着说道:“谢谢这位同学把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相提并论!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鲁迅先生的话说得真不错,我也一直在往这个境界努力。为了让你们以后能喝到更新鲜的知识之‘奶’,老师我一定要先吃更多的知识之‘草’!”听了我的这番别解妙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事后,我向原班主任老师打听:这个特殊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特别叛逆,在家里、学校,她平时听到的多是训斥。因此,对周围的一切,她总有对立情绪。从那以后,我对那位学生特别关注:有空就与她谈谈心,不久就和学生成了老朋友一样,碰到问题,开心事她都愿意跑来和我交流,打打小报告,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我能很轻松。是呀,我们做老师的,虽然不能桃李满天下,但也绝不能埋没人才、误人子弟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努力“上下而求索”。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能够说,我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教育事业!
感谢教师节!感谢给我们人文关怀、送我们最美礼物的老校长! 很有幸,我们遇上了一位开明的老校长。
教师节前夕,老校长神神秘秘地宣布: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是给每人送一束鲜花,还是每人晋一级工资?结果还真猜对了一半:原来校长真给老师们发福利了!暑假期间,老校长走遍了衡阳的所有书市,为每位老师精心挑选了一本书籍,而且各不相同,可以交换着看,有《爱的教育》《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因为当时正值《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热播,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 《恰同学少年》。
每颗心都需要激励,就好像一粒播撒在泥土里的种子,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才能发芽,才能茁壮地成长。
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生产产品。做为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恰同学少年》就向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教书育人形象,如: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教师,他们既教书又育人,前贤们告诉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三点道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师之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学之法);志存高远、修学储能(育人之道)。
曾不止一次地跟同事们讨论过:像毛泽东这样的学生,即使到现在社会,也不一定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他的缺点太明显:桀骜不逊,锋芒自露,自信中透露着一种自负;傲视权威,“目无尊长”,竟敢顶撞老师;且偏科情况特别严重。
幸好,毛学生遇上的是孔校长、杨老师!这是毛学生之大幸也,是中国之大幸也!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孔昭绶校长及杨昌济老师敢于打破当时旧的教育观,探求新教育,对教育作出了新的诠释。正是有了他们对教育新的思考,新的探求,才造就了一代伟人!
杨昌济,一位锋芒不外露的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坦荡荡!其内心的睿智和对人才识别的锐利眼光,让人感觉,其不但是在用心教书,而且是在用心育人!这就是一个老师的内在底蕴!他坚信毛泽东那双明亮、有神而又坚定的眼睛必定心存高远!那么,这位先生的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深邃?还是…… 如果没有他的眼光,毛泽东在一师的发展又将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久久不得其解!……“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就是为人师的杨昌济。
面对毛泽东偏科,数学成绩考不及格,再努力也是60几分,引起其他老师对毛泽东学习态度的争论时,孔校长作了深入的思考,初次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因材施教,并对毛泽东这位特殊人才提供了“特殊待遇”——拥有学校图书室的钥匙,这对于今后培养他个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孔校长也一味的要他把数学学好,扼杀了他文学的爱好,可能就没有这一伟人的诞生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感觉他们真的很苦,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学生来说,从早上踏进校门到放学踏出校门,他们除了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围着语、数、外团团转。
像毛泽东、蔡和森等这样的英才,我们现在的封闭式学校能培养出来吗?我们现在的学校也够可怜的了,为了安全被禁闭,学校的大门上挂着一把永远无法开启的“铁将军”。学生够可怜的了,天天被埋书山,被淹学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自我,放弃了亲情,变成了一个只会读题,然后拿笔书写的机器。对于这些存在情况,如何改变,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面对升学率的指挥棒,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等问题,我们想到了,有时却做不到,这里也有教师太多的无奈。
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用心”!怎样来“用心”对待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希望老师关注的不单是他们的学习,更希望能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记得去年刚开学不久,我替生病的老师去某班代课。随着上课铃声,我自信地踏步迈进教室。在还算整齐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中,我分明听到一个女生刺耳的声音“老师吃草!”天哪,真是胆大妄为,竟如此不把我这个为人师者放在眼里!而更让人窘迫的是:全班同学都以一种怪怪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问:“看你怎么收场?”愤怒使我握紧了拳头,我真想揪出那个女生,好好羞辱她一番。但理智使我松开了拳头,我想:这也许是一位平日里经常遭训斥的学生,对任何老师都会有习惯性的仇恨吧?于是,我笑着说道:“谢谢这位同学把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相提并论!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鲁迅先生的话说得真不错,我也一直在往这个境界努力。为了让你们以后能喝到更新鲜的知识之‘奶’,老师我一定要先吃更多的知识之‘草’!”听了我的这番别解妙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事后,我向原班主任老师打听:这个特殊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特别叛逆,在家里、学校,她平时听到的多是训斥。因此,对周围的一切,她总有对立情绪。从那以后,我对那位学生特别关注:有空就与她谈谈心,不久就和学生成了老朋友一样,碰到问题,开心事她都愿意跑来和我交流,打打小报告,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我能很轻松。是呀,我们做老师的,虽然不能桃李满天下,但也绝不能埋没人才、误人子弟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努力“上下而求索”。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能够说,我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教育事业!
感谢教师节!感谢给我们人文关怀、送我们最美礼物的老校长! 很有幸,我们遇上了一位开明的老校长。
教师节前夕,老校长神神秘秘地宣布: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是给每人送一束鲜花,还是每人晋一级工资?结果还真猜对了一半:原来校长真给老师们发福利了!暑假期间,老校长走遍了衡阳的所有书市,为每位老师精心挑选了一本书籍,而且各不相同,可以交换着看,有《爱的教育》《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因为当时正值《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热播,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 《恰同学少年》。
每颗心都需要激励,就好像一粒播撒在泥土里的种子,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才能发芽,才能茁壮地成长。
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生产产品。做为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恰同学少年》就向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教书育人形象,如: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教师,他们既教书又育人,前贤们告诉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三点道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师之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学之法);志存高远、修学储能(育人之道)。
曾不止一次地跟同事们讨论过:像毛泽东这样的学生,即使到现在社会,也不一定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他的缺点太明显:桀骜不逊,锋芒自露,自信中透露着一种自负;傲视权威,“目无尊长”,竟敢顶撞老师;且偏科情况特别严重。
幸好,毛学生遇上的是孔校长、杨老师!这是毛学生之大幸也,是中国之大幸也!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孔昭绶校长及杨昌济老师敢于打破当时旧的教育观,探求新教育,对教育作出了新的诠释。正是有了他们对教育新的思考,新的探求,才造就了一代伟人!
杨昌济,一位锋芒不外露的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坦荡荡!其内心的睿智和对人才识别的锐利眼光,让人感觉,其不但是在用心教书,而且是在用心育人!这就是一个老师的内在底蕴!他坚信毛泽东那双明亮、有神而又坚定的眼睛必定心存高远!那么,这位先生的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深邃?还是…… 如果没有他的眼光,毛泽东在一师的发展又将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久久不得其解!……“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就是为人师的杨昌济。
面对毛泽东偏科,数学成绩考不及格,再努力也是60几分,引起其他老师对毛泽东学习态度的争论时,孔校长作了深入的思考,初次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因材施教,并对毛泽东这位特殊人才提供了“特殊待遇”——拥有学校图书室的钥匙,这对于今后培养他个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孔校长也一味的要他把数学学好,扼杀了他文学的爱好,可能就没有这一伟人的诞生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感觉他们真的很苦,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学生来说,从早上踏进校门到放学踏出校门,他们除了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围着语、数、外团团转。
像毛泽东、蔡和森等这样的英才,我们现在的封闭式学校能培养出来吗?我们现在的学校也够可怜的了,为了安全被禁闭,学校的大门上挂着一把永远无法开启的“铁将军”。学生够可怜的了,天天被埋书山,被淹学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自我,放弃了亲情,变成了一个只会读题,然后拿笔书写的机器。对于这些存在情况,如何改变,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面对升学率的指挥棒,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等问题,我们想到了,有时却做不到,这里也有教师太多的无奈。
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用心”!怎样来“用心”对待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希望老师关注的不单是他们的学习,更希望能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记得去年刚开学不久,我替生病的老师去某班代课。随着上课铃声,我自信地踏步迈进教室。在还算整齐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中,我分明听到一个女生刺耳的声音“老师吃草!”天哪,真是胆大妄为,竟如此不把我这个为人师者放在眼里!而更让人窘迫的是:全班同学都以一种怪怪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问:“看你怎么收场?”愤怒使我握紧了拳头,我真想揪出那个女生,好好羞辱她一番。但理智使我松开了拳头,我想:这也许是一位平日里经常遭训斥的学生,对任何老师都会有习惯性的仇恨吧?于是,我笑着说道:“谢谢这位同学把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相提并论!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鲁迅先生的话说得真不错,我也一直在往这个境界努力。为了让你们以后能喝到更新鲜的知识之‘奶’,老师我一定要先吃更多的知识之‘草’!”听了我的这番别解妙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事后,我向原班主任老师打听:这个特殊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特别叛逆,在家里、学校,她平时听到的多是训斥。因此,对周围的一切,她总有对立情绪。从那以后,我对那位学生特别关注:有空就与她谈谈心,不久就和学生成了老朋友一样,碰到问题,开心事她都愿意跑来和我交流,打打小报告,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我能很轻松。是呀,我们做老师的,虽然不能桃李满天下,但也绝不能埋没人才、误人子弟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努力“上下而求索”。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能够说,我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教育事业!
感谢教师节!感谢给我们人文关怀、送我们最美礼物的老校长! 很有幸,我们遇上了一位开明的老校长。
教师节前夕,老校长神神秘秘地宣布: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是给每人送一束鲜花,还是每人晋一级工资?结果还真猜对了一半:原来校长真给老师们发福利了!暑假期间,老校长走遍了衡阳的所有书市,为每位老师精心挑选了一本书籍,而且各不相同,可以交换着看,有《爱的教育》《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因为当时正值《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热播,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 《恰同学少年》。
每颗心都需要激励,就好像一粒播撒在泥土里的种子,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才能发芽,才能茁壮地成长。
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生产产品。做为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恰同学少年》就向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教书育人形象,如: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教师,他们既教书又育人,前贤们告诉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三点道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师之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学之法);志存高远、修学储能(育人之道)。
曾不止一次地跟同事们讨论过:像毛泽东这样的学生,即使到现在社会,也不一定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他的缺点太明显:桀骜不逊,锋芒自露,自信中透露着一种自负;傲视权威,“目无尊长”,竟敢顶撞老师;且偏科情况特别严重。
幸好,毛学生遇上的是孔校长、杨老师!这是毛学生之大幸也,是中国之大幸也!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孔昭绶校长及杨昌济老师敢于打破当时旧的教育观,探求新教育,对教育作出了新的诠释。正是有了他们对教育新的思考,新的探求,才造就了一代伟人!
杨昌济,一位锋芒不外露的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坦荡荡!其内心的睿智和对人才识别的锐利眼光,让人感觉,其不但是在用心教书,而且是在用心育人!这就是一个老师的内在底蕴!他坚信毛泽东那双明亮、有神而又坚定的眼睛必定心存高远!那么,这位先生的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深邃?还是…… 如果没有他的眼光,毛泽东在一师的发展又将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久久不得其解!……“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就是为人师的杨昌济。
面对毛泽东偏科,数学成绩考不及格,再努力也是60几分,引起其他老师对毛泽东学习态度的争论时,孔校长作了深入的思考,初次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因材施教,并对毛泽东这位特殊人才提供了“特殊待遇”——拥有学校图书室的钥匙,这对于今后培养他个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孔校长也一味的要他把数学学好,扼杀了他文学的爱好,可能就没有这一伟人的诞生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感觉他们真的很苦,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学生来说,从早上踏进校门到放学踏出校门,他们除了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围着语、数、外团团转。
像毛泽东、蔡和森等这样的英才,我们现在的封闭式学校能培养出来吗?我们现在的学校也够可怜的了,为了安全被禁闭,学校的大门上挂着一把永远无法开启的“铁将军”。学生够可怜的了,天天被埋书山,被淹学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自我,放弃了亲情,变成了一个只会读题,然后拿笔书写的机器。对于这些存在情况,如何改变,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面对升学率的指挥棒,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等问题,我们想到了,有时却做不到,这里也有教师太多的无奈。
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用心”!怎样来“用心”对待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希望老师关注的不单是他们的学习,更希望能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记得去年刚开学不久,我替生病的老师去某班代课。随着上课铃声,我自信地踏步迈进教室。在还算整齐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中,我分明听到一个女生刺耳的声音“老师吃草!”天哪,真是胆大妄为,竟如此不把我这个为人师者放在眼里!而更让人窘迫的是:全班同学都以一种怪怪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问:“看你怎么收场?”愤怒使我握紧了拳头,我真想揪出那个女生,好好羞辱她一番。但理智使我松开了拳头,我想:这也许是一位平日里经常遭训斥的学生,对任何老师都会有习惯性的仇恨吧?于是,我笑着说道:“谢谢这位同学把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相提并论!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鲁迅先生的话说得真不错,我也一直在往这个境界努力。为了让你们以后能喝到更新鲜的知识之‘奶’,老师我一定要先吃更多的知识之‘草’!”听了我的这番别解妙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事后,我向原班主任老师打听:这个特殊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特别叛逆,在家里、学校,她平时听到的多是训斥。因此,对周围的一切,她总有对立情绪。从那以后,我对那位学生特别关注:有空就与她谈谈心,不久就和学生成了老朋友一样,碰到问题,开心事她都愿意跑来和我交流,打打小报告,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我能很轻松。是呀,我们做老师的,虽然不能桃李满天下,但也绝不能埋没人才、误人子弟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努力“上下而求索”。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能够说,我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教育事业!
感谢教师节!感谢给我们人文关怀、送我们最美礼物的老校长!
很有幸,我们遇上了一位开明的老校长。
教师节前夕,老校长神神秘秘地宣布: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是给每人送一束鲜花,还是每人晋一级工资?结果还真猜对了一半:原来校长真给老师们发福利了!暑假期间,老校长走遍了衡阳的所有书市,为每位老师精心挑选了一本书籍,而且各不相同,可以交换着看,有《爱的教育》《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因为当时正值《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热播,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 《恰同学少年》。
每颗心都需要激励,就好像一粒播撒在泥土里的种子,需要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才能发芽,才能茁壮地成长。
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生产产品。做为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恰同学少年》就向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批优秀的教书育人形象,如: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教师,他们既教书又育人,前贤们告诉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三点道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师之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学之法);志存高远、修学储能(育人之道)。
曾不止一次地跟同事们讨论过:像毛泽东这样的学生,即使到现在社会,也不一定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他的缺点太明显:桀骜不逊,锋芒自露,自信中透露着一种自负;傲视权威,“目无尊长”,竟敢顶撞老师;且偏科情况特别严重。
幸好,毛学生遇上的是孔校长、杨老师!这是毛学生之大幸也,是中国之大幸也!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孔昭绶校长及杨昌济老师敢于打破当时旧的教育观,探求新教育,对教育作出了新的诠释。正是有了他们对教育新的思考,新的探求,才造就了一代伟人!
杨昌济,一位锋芒不外露的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坦荡荡!其内心的睿智和对人才识别的锐利眼光,让人感觉,其不但是在用心教书,而且是在用心育人!这就是一个老师的内在底蕴!他坚信毛泽东那双明亮、有神而又坚定的眼睛必定心存高远!那么,这位先生的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深邃?还是…… 如果没有他的眼光,毛泽东在一师的发展又将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久久不得其解!……“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就是为人师的杨昌济。
面对毛泽东偏科,数学成绩考不及格,再努力也是60几分,引起其他老师对毛泽东学习态度的争论时,孔校长作了深入的思考,初次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因材施教,并对毛泽东这位特殊人才提供了“特殊待遇”——拥有学校图书室的钥匙,这对于今后培养他个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孔校长也一味的要他把数学学好,扼杀了他文学的爱好,可能就没有这一伟人的诞生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感觉他们真的很苦,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学生来说,从早上踏进校门到放学踏出校门,他们除了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围着语、数、外团团转。
像毛泽东、蔡和森等这样的英才,我们现在的封闭式学校能培养出来吗?我们现在的学校也够可怜的了,为了安全被禁闭,学校的大门上挂着一把永远无法开启的“铁将军”。学生够可怜的了,天天被埋书山,被淹学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自我,放弃了亲情,变成了一个只会读题,然后拿笔书写的机器。对于这些存在情况,如何改变,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面对升学率的指挥棒,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等问题,我们想到了,有时却做不到,这里也有教师太多的无奈。
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用心”!怎样来“用心”对待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希望老师关注的不单是他们的学习,更希望能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记得去年刚开学不久,我替生病的老师去某班代课。随着上课铃声,我自信地踏步迈进教室。在还算整齐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中,我分明听到一个女生刺耳的声音“老师吃草!”天哪,真是胆大妄为,竟如此不把我这个为人师者放在眼里!而更让人窘迫的是:全班同学都以一种怪怪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问:“看你怎么收场?”愤怒使我握紧了拳头,我真想揪出那个女生,好好羞辱她一番。但理智使我松开了拳头,我想:这也许是一位平日里经常遭训斥的学生,对任何老师都会有习惯性的仇恨吧?于是,我笑着说道:“谢谢这位同学把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相提并论!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鲁迅先生的话说得真不错,我也一直在往这个境界努力。为了让你们以后能喝到更新鲜的知识之‘奶’,老师我一定要先吃更多的知识之‘草’!”听了我的这番别解妙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事后,我向原班主任老师打听:这个特殊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特别叛逆,在家里、学校,她平时听到的多是训斥。因此,对周围的一切,她总有对立情绪。从那以后,我对那位学生特别关注:有空就与她谈谈心,不久就和学生成了老朋友一样,碰到问题,开心事她都愿意跑来和我交流,打打小报告,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我能很轻松。是呀,我们做老师的,虽然不能桃李满天下,但也绝不能埋没人才、误人子弟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努力“上下而求索”。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能够说,我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教育事业!
感谢教师节!感谢给我们人文关怀、送我们最美礼物的老校长!
-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票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
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
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阅读,一种美丽的享受,一种忧伤的情调,一种高贵的状态,一种孤独的守候,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真好!这些美丽的文字,如花般绽放在我们一步步前行的路途中。一些文字诉说的往日情怀是甜蜜和忧伤的茉莉,清新淡雅而又古趣盎然;而一些文字是年年岁岁诉说故事的紫藤,古拙轻巧但又沉重厚实。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倾听这些花朵的绽放,就是美丽的阅读和审视——花瓣儿徐徐舒展,并在岁月雨露中成熟芬芳。从别人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阅读,真好!
阅读,好像是在悠悠南山,采撷菊花,口味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阅读,好像是在叮咚泉池,举杯邀月,品尝一盅香醇可口的美酒;抿抿嘴,嫣然一笑。
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沉淀浮躁,远离喧哗,包容世态炎凉,超越人生博奕,聆听纯净的天籁,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在阅读里,细细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阅读,真好!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智慧的传承,是对生命永远的承诺。
阅读是一种心境。静静倾听,思绪翻天,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青春快乐,享受心灵幽然,享受人生别样。
阅读是一种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欣赏。欣赏那一个浅浅的淡抹微笑的嘴角,冲淡你心头的惆怅;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清雅而悠扬的花香,盈满无尽的思念和幸福的情愫。
在智慧的氛围中提升自己,在高尚的氛围中净化自己。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完美、高尚;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与阅读密不可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史。
有书可读的每一天,生命对你我,都是恩赐。阅读,真好! -
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票
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
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
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一 家乡最美
常宁县亲仁乡李家兴隆塘村,是一座清代落成的古老宅院。一九三四年七月十九日辰时,我在妈妈的痛苦中哇哇落地。村里的伯伯婶婶们都来道贺,这个抱抱,那个看看,都说崽崽卤门高、耳朵大,笑得甜,是个富贵伢子。据说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贵言,好,那就叫“贵伢子”吧。
兴隆塘是个好地方。村前有一口二十亩宽的大塘,养鱼种莲,塘边四周全是各家各户的蔬菜园,园里总是葱葱绿绿,四季常清。葱、蒜、辣椒、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瓜,白菜、菠菜,甚至连花生、芝麻等等都要有尽有。屋后是老爷辈们栽的几百棵杂木林,早已成为鸟儿们的栖息乐园。正门前是晒谷坪,边缘栽有玫瑰、月季、菊花、桃、李、无花果、石榴、枣树、柚子树等多种花果树木。四周稻田环绕,一望无际。
在这样一个绿波荡漾、瓜果飘香、月玫含笑、桃李芬芳、蝉鸣悠悠、蛙声浮荡、稻菽涌浪、鸟语如簧的美妙的大自然里,学习、生活、成长。
天如人愿
天天吵着要读书,母亲曾经回忆说。
1941年秋天,父母为我上学做了很多准备,新书包、新布鞋,下雨穿的木屐子,遮风挡雨的小伞,还有长衫子,我高兴极了,吵着要穿木屐子,要打小雨伞,母亲微笑着说“贵伢子,读书了还不懂事,这些都是下雨天用的。”下雨,我很想天老爷马上就下雨,便偷偷躲在屋后树林里,跪下作揖,求天老爷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凑巧,第二天一清早真的下起了霏霏濛濛的秋雨。我身穿长衫,脚套木屐,手撑小伞,背上书包,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邻乡里学子们的中间,在一片哇哇声中步入了课堂,拉开了一生中有喜有乐、如茹苦含泪的书生序幕。
最喜欢来客
我家耳门外有几棵柚子树,树上有两个大喜鹊窝。大人们说喜鹊报喜,家里有什么好事、喜事、来客什么的,喜鹊在大清早就会喳喳叫不停。妈妈还说:灶火嘻嘻发笑,必有贵客来到。
我喜欢来客.妈妈就会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待客。妈妈说,老客人来要吃福园(桂圆干),青年客人要待以枣子、花生,有小孩还要多放些糖粒子,祝客人们五福齐眉,多生贵子,甜甜蜜蜜。
一次,客人在家里吃饭,母亲要我到塘边菜园里摘些葱蒜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到塘边耍水。一到菜园里,我就看到一条好大的斑鱼带着一串好长好长的小斑鱼沿着塘边水草悠悠闲闲的游呀游呀,我也跟在塘边走着看着。哗啦啦,突然一声响,水花乱溅,一条金黄色的鲤鱼蹦出水面,还没等看清楚,又窜回水里‥‥‥“贵伢子!贵伢子!”母亲的喊声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我拔腿就跑,气喘喘地回到灶屋。葱呢?蒜呢?明明捏在手里,怎么会没有了呢?妈妈指着我屁股上的泥巴说:“哦, 你又在耍水!……”
翠鸟悠悠
我喜欢坐在窗边遐想。窗外一米远处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塘,水很深,养了很多鱼。春天的早上,水面上常常会飘浮起一层迷迷茫茫的雾,鲢鱼都喜欢在这时浮出水面,昂头吸水,一排一排、一群一群,这边出、那边隐,那边出、这边隐。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上十上百地数啊数,总是数不清。父亲说,塘里草鱼、鲢鱼就有几百尾,能数得清吗?
一下大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雨点像万箭直发向水里射出,激起的圆圆的水泡,活奔乱跳,此消彼出,满塘皆是。在这种天气里,塘边树枝上的翠鸟总是紧紧盯住水里,一动不动。突然,扑哧一声,钻进水里,叼着一条小小的鱼崽飞回树上,饱餐一顿之后,梳梳羽毛,甩甩翅膀,身子颤抖几下,美美地叫上一两声,好像在告诉它的伙伴们:饱了!饱了!然后,任凭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它悠悠闲闲,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美妙的夏夜
夏日的夜晚是美妙的时刻。辛苦了一天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在洗完澡,吃过点心(晚饭)后,都搬着长凳、矮凳、宽凳、靠椅,老老少少来到禾坪歇凉,悠闲地谈笑、聊天……
凉风习习,蛙声阵阵,萤火飞舞,稻花飘香,星星眨巴着祝福的眼睛,月亮洒着慈祥的清辉,好像在说:辛苦了一天,好好歇息吧!真的,叔伯们躺在板凳、靠椅上,疲倦的身躯在凉爽舒适中酣声起伏……
还是我们这些小崽子们最快活,抓萤火虫装进蛋壳里当灯笼;有的喜欢捉迷藏,欢喜雀跃;有的吃浆瓜止渴消暑;有的听故事,一听到鬼故事,吓得躲进爷爷奶奶的怀里不敢动弹。我喜欢听青蛙叫,常常躺在母亲怀里,母亲总是左手轻柔地抚摸我的头,右手握着蒲扇有节奏的摇啊摇啊。我眼看天上星星,耳听蛙鸣,远的近的,清的浊的,高的低的,此起彼伏,在整个夜空中滚动,流淌、漂浮……听啊听啊,听得出神入化,听得如痴如醉,伴着母亲的催眠曲,静静地进入甜蜜的梦乡。
百看不厌
傍晚我最喜欢去屋后树林看鸟。
屋后树林是鸟儿栖息的乐园。每到傍晚,鸟儿陆续归巢,热闹非凡。鸟儿们的羽毛、花色、形态、喜跃欢叫、私语、梳羽、喂雏、筑巢、埋头睡觉,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有几次,头上、身上落了很多鸟粪,妈妈说一身臭气,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妈妈警告我,屋后树林里有魈,阴森森的,一到下午,大人都不敢去,小孩子“火焰”低,你不怕!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只觉得热闹好玩,有趣。我总是问妈妈,魈是什么,妈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
最怕端午烧灯火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傍晚生艾火,驱赶蚊子;小孩颈上挂一个丝线编制的小网袋,装一个青壳鸭蛋。额头上点雄黄,有的还写一个“王”字;中午吃面条和五子(粽子、李子、桃子、鸭子、蒜子);还有一项是小伢子害怕的,那就是烧灯火。
烧灯火,用一根很粗的灯芯,蘸上油,点燃后在小孩肚脐周围上下左右烧四灸,把点燃的灯芯往皮肤上一点,“啪”的响一下,火灭了,点燃后再烧,连烧四灸,每烧一下,“啪”响一下,当时皮肤变红,起水泡,火烧火燎,辣辣作痛,有的还化脓,好后,肚脐上留四点疤痕。
我们村烧灯火由周奶奶主持,她老人家年纪大,全村叔伯们都听她的。端午节的上午,周奶奶提着一盏油灯,拿着灯芯,坐在我家的前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小崽小孙到厅堂聚集。老老实实的伢子们满脸恐惧呆呆地紧靠着娘爷身边,灵巧一点的躲起来了,有的躲在被窝里,有的躲在旮旯里,被大人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牵着手,揪着耳朵,有的打着屁股,有的干脆扛在肩上才背来,好像排队似的坐在厅里把衣掀起,解开裤带,露出肚脐。周奶奶年纪很大,可手脚麻利,十来个小肚皮,一下子就烧完了。大人们松了口气,崽子个个喊啊、闹啊哭声一片。周奶奶满脸笑容说:烧过灯火的都不会遭疳疾,个子长得高,身子长得壮,妹子嫁个好人家,鸡鸡讨个好媳妇,我要活两百岁吃你们这些玄子玄孙们的喜酒,好不好!我们都说,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可周奶奶和大人们喝着雄黄酒,吃着粽子,欢欢喜喜笑成一团。
私塾最惠
我九岁起就离家寄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长者。60多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神清气顺,善于谈今论古,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学子们尊敬爱戴。
私塾分蒙学、经学两班,共30余人。我头一年学完蒙学课业,第二年读经学。四年中我选读了《四书》、《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
早上朗读课文,上午写完毛笔字,蒙学班背书、点书(点授新课文),下午老师给经学班讲学,晚上写文作诗。
毛笔字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五年私塾里学过颜体、柳体和隶书。书法课,老师总是忙过不停,这边走走,那边看看,时而边看边讲,指指划划,特别是对每一张作业,认真圈阅。好的用朱笔画个圈,不好的打根杠,错字打把叉,加上批语。我喜欢把作业钉成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经常翻一翻,发现圈越来越多,杠越来越少,心里好高兴。
我还喜欢写诗,只是写得不好,最令老师头痛。对平仄、音韵、对仗、句式(格律)学了几年,用老师的话说:“略懂一二”。我就在这“一、二”的基础上写出了老师认可的诗,现在清晰记得的有四首:《童趣》、《童年乐》、《早读》、《雨中偶成》(见本书诗联篇)。
小学最牛
1948年进入松柏完小读高小。1949年毕业,这两年是我读书生涯中最高兴最快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8月15日衡阳解放。第二天解放军兵临松柏,由于国民党兵败逃跑时,把船都烧了,解放军无法一下子渡河,当时派了一个代表过河与松柏乡政府商谈组织市民学生欢迎事宜,决定由学校负责书写标语,画马、恩、列、斯、毛像牌。学校教导主任朱元紧急召集老师开会布置任务,美术老师把我叫去写标语,选画列宁像。我按老师讲授的九宫榜方法只用两个多小时就画好了,老师说可以,并把这块列宁像牌交给我着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在读六年级的一年中,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我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演讲比赛第二名,书法比赛得第一,美术比赛也得第一,教导主任朱元老师在一次“朝会”上对全校几百名学生讲,李俊贤同学一年中取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值得同学们学习。
中学最困
1950年进入衡阳市建德中学。我对语文兴趣很浓,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喜欢。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贴在公布栏,来往的学生都喜欢站下来看上一两眼或读上一两段,有时碰巧在公布栏边碰上我,会向我点点头,笑一笑,有的还会伸出一个大拇指,或拍拍我的肩膀表示亲切。
我的粉笔字写得也有点大模大样,经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提议又担任了学校黑板报编写。学生会说我们的黑板报办得图文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中学的三年中我的心底沉淀得最多的还是困惑或泪水。进入学校读书第二年,土改开始,学费、吃饭无法解决。1952年暑假我报考衡阳师范学校,录取通知登在南岳日报上。我没看报,不知道,以为没有考起。当我回到建德读书时才知道,但师范报到已结束,校方说李俊贤的名字已被“预备生”周岳峰顶了。回到建德,冯老师说,就留在“建德”读书算了,至于学费、生活费可想办法在政府“助学金”、“困难补助”里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就这样留在“建德”中学了。暑假留在学校帮助看管校舍、打扫卫生,寒假留在学校帮助学校栽树、打扫卫生,和学校工友们同吃同住,,还算顺畅。
开学后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停餐”。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欠费情况,发出催交学费的通知和“停餐”名单贴在公布栏内,好像每次都有我的名字。每当谈到或看到“停餐”,我都会 “心惊肉跳”,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我的窘像,我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开餐前偷偷地到食堂门前看看贴有 “停餐”告示没有。有,我就躲在教室、寝室。有一次“停餐”,我 “午睡”了,一位叫钟芳的女同学在寝室外喊我。她家住我老家对河,相距不过几里路,可说是不同乡的同乡,我们在同一席吃饭。她端了一碗饭坐在床边说:“听说你停餐了,来吃吧。”她面带微笑,眼含泪花,看着我把饭吃完。以后的多次停餐,钟芳还有几位同学有的端饭、有的拿上一块又香又脆的锅巴。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饿过一餐饭。冯老师也经常叫他女儿冯旦(同班同学)叫我到她家吃饭,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冯老师总是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疼爱我,每次停餐都是他老人家到总务室担保,解危……
童年背书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背书。启蒙期间背过语文:“碗桶盆、鸟虫鱼……”,读私塾背过《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诗经》、《唐诗》、《古文观止》之中一些篇章。三年中医学徒期间背药性、汤头、脉诀,选读选背过《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安略》、《时度论》、《溃病条辩》……
私塾背书是硬着头皮面壁背诵,背不出之处,老师提醒一两句,再背不出,罚站、打手掌。我偷偷观察老师也有偏心,他喜欢的学生,打的轻些,打一两下就算了,但对一些爱玩不发狠读书的学生他是咬着牙打,直打的手掌发红发肿,让学生哭上老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虽事过境迁七十年,但还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学医背书,学徒大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自读自背的。医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一点一点都要在短时间里牢牢记住,在当时,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熟读、熟背、死背。
背书,背起来还真难。好在我的背书生涯长,背呀背,还真的背出了一些“经验”来了。一是“认识”,就是先看。把要读的条目仔细弄懂,明确疏理,记上韵,为读打好基础。二是“熟读”。一个条目一读就是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四十遍,一个早上读了3-4个条目,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读到背。天天读,天天背,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三是“再现”,就是知识的再现。当你看病、诊脉、观色、看苔、处方、选药时,是不能当着病人拿着书在诊断桌上翻来找去的。想什么,要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背的滚瓜烂熟的,它都会随心所欲的从“记忆库”跳出来,浮现在脑子里供你选用。四是“确认”,就是要保证资料运用的准确无误。这也是要求功夫到家。
读书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读新条目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复习的时间是晚上。早上新课不管你熟读何种程度,晚上都要复习,重读重背,重在巩固。并且每隔五到十天,又要翻过来复读复背,突出“牢记”的效果。现在我虽热老了,记忆力差了,但对当年读过的汤头、脉诀、药性、医古文的很多条目,仍可“顺口成章,倒背如流”,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应吧!
读书、背书,还要结合运用“记忆”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记忆中,运用的最多的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典故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系统记忆、实践记忆、读写记忆、回忆记忆、对立记忆、区别记忆等等方法。
有惊无险
“文革”像一场势不可挡的疾风暴雨,把一个仅有20多个人的小小的中医院撕裂得体无完肤,处于瘫痪的边缘。
四个老中医,一个病走,一个扫厕所、洗被,两个因逼迫跳河、上吊自杀,是全县“造反有功”的典型。
当时,我抽在爱委办工作。听说卫生局有200立方米木材指标无人问津,我说中医院想新建医院搬出旮旯,局里同意。当天回医院说明情况,全院医护人员都同意这个设想,会计说钱有,医院关门可以吃上三年。新院建在哪里好,认为虎形山最合适。正好王启忠老县长(当时还未重点打倒)。正在中医院住院,表示同意,说地可以用。山划归知青管理,栽有桃树,砍树要出钱。经商定5块钱一棵,砍多少赔多少。经县基建大队实地勘察,门诊部、住院部、宿舍、中药加工房、厕所、厨房等等主要设置当场划好定好,择日动工。乱也有乱的好处、什么计划、报告、设计图纸、批复都可以不要,项项工程一锤定音。不到十天,一切搞定。开工的第一天,我、邓玉清、赵玉屏上山砍掉桃树50多棵,拉开了常宁县新建中医院的序幕。
我离开了爱委会来到了工地,任凭风雨急,稳坐虎形山。白天管理工地,晚上巡逻工地,睡在工棚里守夜防偷,还要经常应付造反派前来查这查那,搜这搜那,训这训那。就这样两三年里一个人守在工地,每逢暑寒假、过年过节,小肖都带着女儿来工地帮忙。无论白天黑夜,过年过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忙忙碌碌,新院建成交付使用时,我却因突然大吐血病倒,急诊住进了人民医院……
当病初愈,造反派又要我拿起毛笔、画笔,写毛主席语录标语,布置各大批斗会场,画大幅毛主席像牌让造反派抬着、扛着,游行、开会。一直到革委会成立、解放军进驻医院,形势才稍有好转,我甩掉画笔,拿起听诊器、穿上白色工作服走进病房……
在整个动乱年代里,所有医生,特别是所谓“黑五类”、“走资派”、“白专分子”、及有历史、出身等问题的医生,不论老者、中年、青年都在上山下乡、下放、精简回家之列。常宁县卫生界只有两个这样的医生坐在工作岗位上,还得到所谓的“重用”,其中一个就是我。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没下放,我也说不清,我想那大概是“运气”或者“福气”吧!
天 伦 之 乐
“喜看春秋日,悠悠一白翁。瑞祥萦四壁,乐在市壶中。”这首小诗是刚住进小楼时心里高兴,诗兴大发,挥笔而就的。“壶中”是个典故,出自《列仙传》“费长房遇翁卖药,悬壶于市,倦入壶中,费因拜翁,与之俱入,见壶中日月昌明,玉堂华丽。”我与典故中的费翁有同幸之福。一逢日月昌明之盛世;二有玉堂幽雅,翰墨飘香,蝴蝶入帷,鸟雀临窗,蝉声悠扬,雅俗共享的宁乐斋;三、它又是一个充满温馨、美满、和谐的安乐窝;四、窝里还有一位小我九岁的贤淑窝主。工作上她是一位称职的小教高级教师,家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她安贫乐道,勤俭持家,真诚待人,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是我们家中平安、吉祥的福星。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是我做人的信条。为人处世应具有厚德、重廉的德行。对党、对国家要忠厚;对社会、对人民要讲究厚重、厚道;对朋友要仁厚;对家庭要温厚、厚积;对后代要寄予厚望。同时具有坦率、坦荡、真诚、率真的品格。这是我平生为人、工作、交友、主家、育人之道。
至于儿孙们那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六十、七十年代,人家羡称我是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家庭。九十年代,儿们们都是独生子女之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兴旺、生化之意。物者福也,总具兴旺、吉祥、福运之象。我们三家八口,我、女儿、儿子、儿媳四位中共党员,女婿民主党派,夫人无党派人士。女儿是我们中共党员中的佼佼者,是市、省两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外孙女又是大学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大学,2012年又被南京一家用人单位选中提前就业。儿子一家也是一团(共青团员)二党(中共党员)三本(本科大学生)。他们的特点都是善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党、为人民、为中国梦、自己的梦而默默地奉献者。作为父母,我们笑在眉上,甜在嘴里,喜在心头。
他们姐弟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生活上互相关照,工作上互相鼓励。尤其是两个第三代,孙子十八岁,身高1.82米,英俊帅气;外孙女二十一岁,身高1.7米,亭亭玉立;都是品味高,格调雅,在爷爷奶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儿女们虽同居于市内,各处一寓,可我们之间却距同咫尺。基本上每天或1-2天通话1-2次,问问安,说说事,能听到对方神清气爽 、安然无恙的声音和语态,就放心了。星期天如无特殊情况,我们都喜欢走动。尤其是喜欢儿女们到我们老人家来玩。我和女婿、儿子三个男子汉在一起喝功夫茶或盖碗茶,玩电脑,看电视,谈天说地。她们母女加上儿媳进厨房。一般都是女儿掌厨操锅,儿媳帮忙收拾。我的拿手菜“海蛋”,夫人的拿手菜“粉蒸肉”、“扣肉”、“卤蹄花”,手艺不亚于大餐馆、大厨师。菜一上席,老伴最喜欢发号施令:吃饭了!吃饭了!喊个不停。大家一看,啊!这么多菜,色香俱全十来个碗,把桌子挤得满满的。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菜太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 !好,下次少煮几样。可次次讲菜多了,次次又都有怎么多菜。吃饭是我们家聚会的高峰,劝菜、挟菜,外孙女喜欢“清蒸鸡”, “海蛋”;孙子喜欢“海蛋”、 “扣肉”、“卤蹄花”等等,或者说什么都喜欢吃。个个高高兴兴,吃饱喝足后,有的继续喝茶、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有的则忙于收拾、洗碗、搞卫生……好了,可以回去了吗?不知谁叫了第一声,大家都会接音,好!回去!大家起身换鞋出门。当妈妈的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下楼,口上说是下楼有事,实际就是要亲自送送孩子们,并站在车前,看着一个个上车,指挥倒车,目送车子移动,举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们慢慢离开视线……
夕阳无限好 不觉近黄昏
二0一三年是我和夫人最有福缘的一年,我逢八十,老伴七十周龄,正好又是我俩结婚五十周年。
在这几十年的里程中,可以说是踏着坎坎珂珂,顶着风风雨雨,背负着疾病多多的身躯,吭着“祸兮福所依”的幸运之歌,还真是平平安安地走过来了,福兮!福兮!
正当生命的风帆驶进了温馨的港湾,真想躺下来好好地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养养病,享享福。正值这时,潜藏心灵深处几十年无暇眷顾的种种兴趣、爱好像星火燎原般一下子触动了全身的整个神经细胞,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且愈来愈浓。是停泊还是继续航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带着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振作精神,怀着喜悦,又开始了真正的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我随我愿的金秋之旅。
更值得庆幸的是在这近二十年的金色旅途中,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轻松,心情越走越欢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越用越紧,还真使我又一次尝到了“总觉天时短,无空慰夕阳”的那种紧迫感。
我是一个诗、书、画、篆刻爱好者。爱好之梦源于少年,因工作关系近五十年无暇眷顾,退休之后才重新踏上圆梦的征途。没有师承督学,功底又不足,可以说是技艺贫贫,拙作多多,但有一点还是很有自信,那就是内容基本是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2006年书法作品“重廉厚德富儿女,敛金聚银累子孙”获省直书画联展三等奖;2008年衡阳冰雪成灾,我将广大军民在党政领导下积极抗灾自救的情景创作一幅国画“汗水消融千里雪,热血点亮万家灯”作为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入会作品,后被编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大典》并被编委会永久收藏。我学练书画和诗词、篆刻等等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情操,视休休心、养养性、调调心态、养生保命为第一要务。我自幼体弱多病,退休时可以说是病入“膏肓”。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胆结石、膀胱结石、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肝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增生,免疫力低下,感冒一个接一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心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经络按摩、药物等等综合治疗中再创立一个在我的精神领域里以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康复方案。所谓“诗情画意的心理”,就是要做到以诗情画意去调整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辩证的观点,高雅的志趣去看待、处理一切事物,用诗情画意为理念的心理带着平和、欢快、高雅、豁达、乐观、清纯、鲜活的心态去思索、去创造、去写、去画、去刻。例如“心旷足埃皆净土,神怡眼峭尽灵山”、“春风博雅喜吞万物,海浪宽宏笑纳千流”、“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游”、“衡府古今贤雅众,艳阳高照桃李芬”、“光腚曾经骑竹马,无牙依旧品文章”、“诗书有情怡为乐,金石为开寿而康”等楹联作品就是在这些观点和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学着以力透纸背的那种效果写成书法作品并挂在寝室、画室、书房、客厅甚至是餐厅的墙壁上,来来去去,站站停停,甚至吃饭、睡觉都能看上几眼,欢快欢快几秒钟、几分钟,慢慢地,天长地久就会产生种种的良性心理暗示效应,精神状态就会定格在一片平和、快乐的心境之中。多年来就这样在写写、画画、刻刻中快快乐乐的良性互动中走过来的。还真灵验,支气管扩张慢慢地逆反了,炎症消除了;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餐后2小时(服药)稳定在9以内;石头也乖乖地躺在胆囊、膀胱里还从来没有惹痛过我;心电图有过一两次还没有“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报告。前年上过华山,去年去过九寨沟黄龙,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连轻微的耳鸣、头晕、呼吸加快等高原血反应症状都没有出现。其他像血脂、血粘指标都在比较正常范围之内。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真有点“夕阳无限好,不觉近黄昏” 的感觉。幸哉!幸哉!
从去年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这一大堆书、画、诗、联、篆刻,堆起来到处都是,如果继续束之高阁,那就会沉沦、湮没成为真正的故纸堆,久而久之,虫伤霉烂成一堆废纸。买了一个三千元的樟木箱没有装完,还准备再买一个。在这十余年里,我付出的辛劳,耗费的精力,花掉的脑力、花费的功夫所得来的作品,在我的心里、精神领域里它不仅仅是一张张书画和一篇篇诗稿,而是一支支兴奋剂,一剂剂良药,从某个角度讲,我也已了很好的经得到回报。不过我总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触角已经深入了更广泛的层面,影响也在扩大,如《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典》、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歌盛世》、《红心映辉》、《喜庆书画集》、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选送《秋之歌书画集》、《奋进衡阳书画集》、《湖南诗词》、《衡阳诗词》、《雁峰新韵》、《珠辉诗联》、《锦绣珠辉》、《农家诗词选读》等等都有过它的鳞光爪影,若能把这样一部分作品编辑成册,再把它回赠给社会,我相信是会给国家文化繁荣、传承带来一丁点火花的,对作者心灵也是一点安慰,对国家、社会也算一粟奉献。想法一经传开,很快得到良师益友们、孩子们的赞同和热情支持。我积极投入搜集、整理、编稿、打字、摄影、设计、排版……全面展开,全集大概分为寿文化、画、书、诗联、篆刻、金色回忆(短文)、风雨人生(生活照)七大篇,良师益友们的礼赠佳作将按分篇内容于良师益友佳作栏内刊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组织部副部长、衡阳市人民政府巡视员、衡阳市老干部 (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年高八旬的张新文老先生为本书画集题词赐作;衡阳市蒸湘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陆魁伟同志于百忙之中为书画集作序;文学评论家、市楹联第一创始人、现任第一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曹中庆老师深夜十二点还在为书画集认真修改文稿;蔡辉女士为本书画集诗联篇的整理、编排、打字、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刘健国、胡水桃女士以及国画大师欧阳必成老师、曹湘俊老师,老同学、老同志、老朋友刘文杰、谭文汇、向金生、邓志娥、周发秀等都为书画集的出版赐赠了浓墨重彩的幅幅佳作,为书画集增光添彩,在此我携全家向你们表示深深谢意!敬礼!
-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票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种声音:鸡鸣、鸟叫、虎啸、猿啼、欢声、笑语、琴音、歌声、等等……。
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汽笛的长鸣声,常常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感到如芒在背,又像警钟长鸣。
往往是在夏夜,你漫步街头,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欣赏流光溢彩的霓虹。这时候,突然,“呜哇——呜哇——呜哇”的响起刺耳、惊人的汽笛的尖叫,拖着长音,由轻而重,由远而近,一辆辆高大的消防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所有的人都睁起一双焦灼、惊恐的眼睛望着,一颗颗悬起的心牵挂着:“今天不知是哪块地方又要遭大难啰!”格外提醒着人们,千万要小心防火啊!
另有一种场景,就是不经意间的某一次,突然一辆白色的救护车,飞驰而来,响着急促的令人心怵的“呜啊——呜啊——呜啊”的汽笛声,迅速穿过街心,向某家医院驶去,人们想象着救护车内躺着的那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容憔悴、心力衰竭,周围的人正在为抢救他忙碌着;同时,人们也必然会想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到两个刻骨铭心的年头,即揪心的一九七六年和难忘的一九九七年。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大领袖溘然长逝,毛泽东、邓小平,人所共仰的红太阳与光照人寰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相继陨落了,山悲海泣、举国哀恸,为了缅怀他们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表达继承他们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坚强决心,在追悼大会上,不论大江南北、不分男女老幼,全都静立默哀,同时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汽笛,齐声发出“呜——呜——呜”的长鸣,那声势,气壮山河、撼天动地,每个人都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头脑里盘旋着领袖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是,2014年12月13日,我们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国家公祭日,会场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宽阔的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工农兵群众队伍,排列成若干个崭崭齐齐的方阵,气氛庄严、凝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了公祭,发表了重要讲话,公祭进行的过程中也是所有的轮船、火车、汽车都一齐奏响了长鸣的汽笛,“呜——呜——呜”的长长的啸叫,响彻天空大地,像呼唤、像呐喊、像警种,它昭示我们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惨痛悲剧,要珍爱和平、要懂得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体会到在多种场合响起的汽笛的长鸣声,都在我们的胸中荡起一层层波浪,对我们起到预警与昭示的作用;消防车、急救车的汽笛提醒我们要防灾、防病,伟人追悼会发出的汽笛,提醒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国家公祭日的汽笛声,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侵略占争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我们应当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起克制制胜的强大力量,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所以,这种动人心魄的汽笛的长鸣,总能在我的记忆深处,保持着久久的鲜活与灵动!
-
看完此书,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博学多才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本书中列举...票
看完此书,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博学多才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本书中列举了美国及欧洲大部分鲜为人知的经典语录和众多的真实事例,内容包罗万象,驰骋古今,幽默风趣,寓庄于谐。卡耐基通过对人的共同心理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和探索,在经过众多的培训及真实案例分析之后,归纳总结出人性中很多本质的东西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自我意识来克服缺点走向成功,获得快乐的规律与方法。
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思想决定一切,播种正面积极的思维,才会收获健康成功的人生;一种良好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强。是啊,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每个人都苛求别人的欣赏与承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差不多什么都可以做。但是,这种赞美一定要出自真诚。没有人会喜欢违心之论或阿谀逢迎之词。将心比心,学会赞美。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加以实践和运用才行。这并不是讨好奉承的伎俩,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准则。幸福和快乐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就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自己感到幸福和快乐。幸福并不取决于外界的因素,而是取决于你内在的思想。生活是否快乐,完全取决于自己对人生、世界和万物的看法,因此可以说,生活是由思想决定的。
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你会感觉这个世界依然是那么美好,理解和善待你的敌人,而不是心怀报复和仇恨,因为报复的代价太高了。为了报复,你会失去快乐,你会失去善良,你会活在生活的阴影中,而你的敌人也会因为你的报复而沉重的生活,而这一切就是你想要的吗?你的敌人的悲惨又能给你带来什么呢?是快乐吗?是幸福吗?还是你内心的悲凉和对世界、社会的漠然和怀疑?我们永远不要试图报复我们的敌人,否则,我们会深深的伤害自己。在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时候,我们也不要苛求别人,不要总是希望得到回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默默奉献。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在我们无私奉献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或许你认为你为他做了很多,你是为他好,但是实际上你的好心未必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的,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尊重别人,不要苛求他人,或许我们会更容易得到快乐。若想要快乐常在,我们还不能过多在意自己的烦恼,我们总是对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真的令人不解,我们追求美好的东西,但是当美好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时我们注意却不是它们,而是自己身边的烦恼琐事。
我常告诉自己,没事不找事,遇事不怕事。对工作的一腔热情不能代表在工作中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恰恰是我们在困难和挫折中的表现锻炼着我们的身心,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某种角度讲,顺境比逆境更可怕,因为一旦养尊处优最容易让我们失去前进的锐气,就像在安逸的环境中挫伤我们前进的脚步。遇到问题不怕,关键能静下心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
大概是妈妈这个角色担当的比较挫败,所以对能做好妈妈的人由衷的钦佩,于...票
大概是妈妈这个角色担当的比较挫败,所以对能做好妈妈的人由衷的钦佩,于是在阅读网上搜索到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于是怀着好奇、羡慕、崇敬甚至有淡淡嫉妒的心情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看完之后更加深了我最近历经各种磨难所得到的结论:世界上有很多事是可以想办法走捷径的,正所谓事半功倍,而唯独父母教育孩子这一项工程,是不能摒弃行动而视方法为万能钥匙,梦想一劳永逸,期待“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硕果。从作者简介中,了解到尹建莉的女儿非常优秀。在读了她的作品之后,才知道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源头的。品味作品中的一字一句,我能体会到她对女儿的教育是何等用心,她的教育方法是多么自然无痕!同样作为母亲,我带着深深的不安与自责,责问自己的灵魂:当我们得到一块璞玉时,该如何去对待?丢三落四是孩子普遍存在的恶习, 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有一段时间经常忘拿钥匙和手表,又有一次她没拿钥匙,到学校无法锁自行车,恰被查到,违反了校规,要写检讨书,还要影响班级的评优选现,这让圆圆很难过,尹老师虽然心里也有责怪,但没有说“早提醒过你”这样的话,只是开玩笑说她像牛顿一样,难免犯小错误。“像牛顿一样”玩笑式的批评,既是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既让孩子知道他错哪里了,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孩子肯定乐意接受。我的女儿粗枝大叶、大大咧咧,像我小时候一样,经常忘带作业,把六看成九,考高中的时候居然一道大题漏做。可是今天面对同样犯错误的女儿,除了唠叨甚至谩骂,好像忘记曾几何时我也这样磕磕绊绊的走过。对待学生还有等待花开的心态,到自己孩子身上却只有恨铁不成钢的份了。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的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诚然,作为一个母亲,我挖空心思的想让家中小女有所建树。可现实中令人失望的结果带来的巨大反差,还是以它不可扭转的力量将我送上了另一个极端:抱怨孩子没有出息,真是朽木不可雕啊!“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西方的这句谚语如一记重锤,击打在了我的心坎上,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终于明白: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其实,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一起成长——沉淀自己的烦躁与不安,睿智的看待孩子迈出的歪斜脚步,包容孩子的过失,引导孩子跨出沼泽地。要具备这些能力,还需一番修炼啊!
-
看了《大国崛起》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中国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票
看了《大国崛起》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中国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觉得可悲,中国官员“天朝上国”的迷梦让我觉得可笑,中国腐-败无能,欺软怕硬的清政府让我觉得可恨,我终于理解鲁迅心中对落后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痛感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就注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千百年的命运。一个国家要崛起必须先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德国的教育,日本的虚心,法国的自立,对比中国的闭关锁国、保守落后,显然中国从一开始就注定自己胜败存亡的理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在我们看似再熟悉不过的语句,经历了漫漫胜衰成败的岁月却始终被尊颂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
耐心陪伴 爱心浇灌 ——读《好妈妈胜过好...票
耐心陪伴 爱心浇灌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淮安市深圳路小学 戴莉莉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孩子健康的笑脸,是一家人的每一次开心相聚,是生活无忧……每一个家庭中,每个孩子的顺利诞生就是幸福。在孩子呱呱坠地前,家人希望他健康即可,在孩子健康降生后,家人继而希望他聪明智慧。总而言之,对孩子的期望值逐渐变高。孩子成了一个家庭的生活重心,也是一家人奋斗的源动力。一家人因孩子的进步而开心不已,因孩子的调皮而烦恼不已……总而言之,孩子影响着家庭的一切。殊不知,其实是家人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成长与发展。
尹建莉撰写的这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着重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方面的经典书籍,影响着无数家长,对每一位家长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她用最朴实的方法提炼出了最科学的教育理念,让人感觉受益匪浅!从她女儿呱呱落地到她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这其中饱含着母亲多少辛劳与辛酸!
她在书中写到:“每个孩子都一块玉石,家长便是琢玉的工匠,最后能否得到一块精美的作品,要求工匠不仅仅要付出劳动,还要运用智慧和耐心。”由此我想到一位班主任发的广为流传的短信“ 当你看到孩子成绩时,无论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花开,因为它是一棵参天大树。”这则短信值得我们深思,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他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赋予他什么样的色彩,什么样的线条,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因为功利性的作祟,因为攀比心的作怪,作为家长很多时候在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不足,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状态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要求孩子做到的,您自己是否做到了。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那样的行为不就是在爱的名义下施暴吗?施暴的结果是孩子的自信没有了,孩子的豁达消失了,孩子的乐观不见踪影了,留给孩子的是无言的伤痛。
尽管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值,期待孩子成为优秀之人,期待孩子成为最艳丽的那朵花,但简单粗暴的教育是无法实现的!有心,却需无痕!耐心陪伴,爱心浇灌,花儿方会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