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放假正逢第二届全国“书香中国‘i-阅读’征文”活动,马上行动注册...票
暑期放假正逢第二届全国“书香中国‘i-阅读’征文”活动,马上行动注册、登录忙活了一阵,然后顺理成章的50本推荐书目中寻找想看的书籍,当页面翻到《四世同堂》这本书一下子有了阅读的冲动。记得念中学时看过此书,30多年后再看这本书有温故知新的感觉。
由于喜欢手捧书本一页页翻着看,就在网上下单购买了此书1—3册。
当收到书后就开始认认真真的阅读,当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希望这本书再长点,永远翻不完。这是本老舍先生充满京味的小说,描写了正宗的北京胡同小羊圈羊腰几个四合院发生的故事。从日本人入侵占领北京开始一直写到抗战胜利,八年的时间,生活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和反抗斗争,我们了解到那个年代的北京人内心的抗日情景,书中虽然没有描写血腥风雨的战斗场面,而我们看到的是小羊圈人们的爱国心、责任感。总之,这本小说很令人感动。
-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10年创作完成的。全书采用日记体...票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10年创作完成的。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而且众多丰满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怀有侠义之举且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班长代洛西;虚荣狭隘的瓦梯尼;傲慢无礼的诺卑斯;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
整部作品语言朴实、晓畅,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可以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用爱的眼光和笔触给我们传达了最美好的生活和心灵。夏丏尊先生在翻译这本书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此书诉说的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著名文学家夏丏尊先生曾说:“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湿润。”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而又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爱的教育》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籍。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
爱,多么温馨的字眼,在一生当中要经历无数的爱:朋友之爱,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子女之爱等等。当然,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这爱的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儿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轲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孔子有“仁爱”思想;墨子有“兼爱”思想;陶行知有“爱满天下”的思想,他们都是伟大的教育家。教育中的爱是什么?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我开始对此感受并不深切,读了《爱的教育》一书,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中说: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每个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是的,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敬爱的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常会令人终身难忘。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实验的效应我想就是爱的结果。爱是神圣的,师爱伟大!爱像空气,每天不可或缺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生命的始终都贯穿着爱。
《爱的教育》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这些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在爱的旅行中,一路上经历着许许多多或快乐,或忧伤,或感动,或幸福的风景,它让你感受到人生的绚丽多彩。教育中有爱,才会真正让孩子、让教师拥有更加丰盛的心灵。
-
&nbs...票
-
地方
票 -
未来
票 -
山有木兮木有枝
票 -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读书馆借到了《风雨哈佛路》这本书。女主角的...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读书馆借到了《风雨哈佛路》这本书。女主角的经历是常人不敢想象的,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踏平坎坷,最终实现了梦想,走进了哈佛大学的殿堂。
初读几章,还以为这只是本单纯的文学小说,后来才发现这是本自传,因为女主角的经历异常坎坷,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她能在只有小说中才存在的恶劣条件下一步步坚强的走下来真是奇迹!
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吸毒,没有收入,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她有一个姐姐,却和她格格不入。后来母亲又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生活几经崩溃。父母为了吸毒几乎花光了所以的钱,有时他们吃个便饭都是问题。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在呐喊,在深深的呼唤,可一切都是徒劳。她开始逃课逃学,后来被送到了少年管教所,成了一名“坏女孩”。从管教所出来后,母亲改嫁,继父对她不好,她开始离家出走,破罐子破摔,成了问题少年,这时她才15岁。
莉丝母亲的去世对莉丝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她开始回忆、开始反思、开始奋起。凄凉的家庭,颓废的生活,无法捡拾的亲情,同学的歧视和欺负……人海茫茫,而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踽踽独行,没有任何的依靠,连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明天还是要继续,路还是要走,她要改变生活的现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开始努力,上了夜校,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学习荒废已久的知识,她在短时间内修够了所有的学分,成功申请哈佛大学。
-
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地级市,前市委书记、市长因为腐...票
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地级市,前市委书记、市长因为腐败问题双双被“双规”,仕途不畅、年近50岁的省委政研室主任王志飞临危受命,去出任市委书记兼代理市长的故事。权力与金钱,美女与诱惑,现实矛盾错综复杂,考验着他的精神和肉体。面对各种势力,他头脑冷静,出招准确,左右逢源、力挽狂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讲政治、有管理素质官员的从政技巧和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具备现实主义特点的官场小说。坏人变好不容易,好人要学坏比风都快,这主要取决于时代特征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我们这个一年只学一天雷锋的时代里,《市委书记》中的主人翁王志飞是出于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约束?还是为了明哲保身、知足常乐?不同流合污,反正他是选择做了个有正义感的好人,要不纳川先生写这本书就失去了它的积极意义。 “学而优则仕”让中国人患有严重的政治情结,有些人为此走错了路。环顾周围发现:越是苦大仇深、下海经商的、做大做强的成功率极高;而出身贫寒、没有真才实学去吃“政治饭”的、做大做强后出事率也极高。前者还能为社会做点有益的贡献,而后者投入产出并不成正比,害人害己! 真希望现实社会中“高处不胜寒”的市委书记们有空也翻翻这本书,学学王志飞,最好把罗兰夫人:“我交往的人越多,我越是怀念我的那条狗!”的这句话记在心间,以便保持精神清醒,对您自身、对你们的子民们都有好处!看罢这篇小说,我觉得它主要探讨党的干部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的问题?目前的干部制度受我国目前的政治体质所束缚,加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国情,当今官场想保持“出淤泥而不染”“两袖清风”的思想实在不容易,希望中国能多多涌现这样的好干部,这是广大人民的愿望。
-
王国平的《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读之欣喜与感动。书中既...票王国平的《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读之欣喜与感动。书中既有岁月长河沉淀过的人生智慧,又有对历史脉络鲜活的打捞,也包孕了丰沛的人文知识。不愠不火的文字,娓娓道来,当在人生道路上负累前行之时,读之确有一种超越困厄,笑对人生的轻盈之感!
“纵使负累也轻盈”,书名诗意且智慧;副标题“文化长者谈人生”,有故事,有温度,有内涵;每一章标题极具诗意,“百年风雨近却无”、“‘敦煌之花’优雅绽放”、“镜里波澜千万重”、“且歌且吟一青槐”,如此不一而足,既有古诗词之美,又勾人兴味:可见作者的才情。王国平,1980年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现任《光明日报》文艺部“文学评论”版主编,还曾著报告文学《一枚铺路的石子》。
书的主体共计12篇文章,集纳了吴宗济、刘曾复、常沙娜、张祖道、李铎、顾棣、裘沙、王伟君、南国农、于蓝、王希钟、李滨声、马继兴等13位文化长者的人生故事(裘沙、王伟君是一对夫妻,两人合为一章)。他们有的已经故去了,逝世时都是百岁高龄;健在的,早已刻下了越过八旬的年轮。他们的职业各异,有语言学大师,科学家、画家、摄影家,电影表演艺术家……他们相聚在这本书里,真诚地袒露着自己。
在这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吴宗济“历经人生磨砺抱持的无为心态,内心深处的豁达与阳光”, 摄影家张祖道“做老实人,干老实活,比较快乐”的人生态度,书法家李铎“只顾攀登不问高”的精神状态;我们会钦服生理学家刘曾复那追求科学与艺术齐飞,严谨与浪漫共一色,臻达人生丰盈的澄明境界;我们亦感佩于工艺美术设计家常沙娜对敦煌艺术的一辈子的矢志坚守与不懈传承;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顾棣之为红色历史影像站岗的敦厚与较真,裘沙、王伟君夫妇之用线条和色彩诠释鲁迅作品的平静淡定,南国农开拓电化教育的坚持,于蓝之扑向生活的执着,王希钟把化装捋成一门艺术的钻研,马继兴“住在书袋里”“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求索……
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人生,鲜有不“负累”者。而书中的13位文化长者,历经生活的甜咸苦辣和生命的沧桑与荣光,淡然于个人得失荣辱,以卓越的人生智慧、澎湃的文化激情,一生守望心灵,坚守信念,卸下各自的“负累”,做人、做事与治学,既是成就非凡,又能笑谈人生,留给世界一个“轻盈”的身姿。不禁让人赞叹:老人家,大智慧,大境界,大美人生。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从传承人类思想文明的向度上说,每位文化长者都一是座坚实的“桥梁”,一片有待打开的丰富的精神家园,这些文化长者堪称无价之宝。他们独具魅力的人格操守,热爱事业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不服输、不服老的精神,已穿越历史时空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今天,中华文明古国唱响了复兴的旋律,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长者们积累留存的精神财富。
以尚长荣老先生在本书序言中的一段话与诸君共勉。先生言:“人一辈子,本来就是要“负累”前行的。脆弱的人,扛不住,颇为无奈,只好“趴下”;但总有一些内心强大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轻盈”的迈开脚步,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人生无论何种境遇,请静心下来,学习本书的文化长者,我们就会有勇气在负累中轻盈前行,走向大美天地,成就大美人生。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吴晓辉
2015年8月26日
-
《美的历程》也是美的历史。书中把各朝代中的美的艺术,或艺术的美...票
《美的历程》也是美的历史。书中把各朝代中的美的艺术,或艺术的美以点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读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魏晋之前的艺术,处处强调的是一种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认为原始的壁画,彩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之后,则处处以艺术作品本身的风格为主要辨别方式,来疏理唐之后的艺术。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让人看不出其中具体的美的作品的选择标准。本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